一面引发我思考的锦旗
2011年3月16日一位45岁左右的男同志来到温江区人民医院住院部门口张贴了一封感谢信,信的内容是:感谢他的爱人在妇产科住院分娩期间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病区主任、护士长对病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特别是主管护士邱成艳,护士长高萍对病员的护理,教会了产妇母乳喂养,护理婴儿,指导产妇科学坐月子等等。这封感谢信不禁让我感叹颇多。在过去的感谢信中,病员感谢的大多是医生,是为他们治病的医生,很少提及护士。而今天的感谢信,记住了医生外,还大篇幅感谢为他们提供护理的护士,这种改变说明了什么?是在对我们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取得的成绩的肯定?我不禁思考,我们能为病员提供什么护理,什么才是优质护理服务,病员又需要什么护理?这种特殊的“供需”关系我们作为护士,该如何去平衡呢?答案还得从这个病员说起……
病员冯女士,39岁,多年不孕经多方治疗无果后随在温江工作的丈夫,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我院妇产科做了盆腔分粘术。住院期间,护士就她的病情详细讲解,做了大量的心理护理,让病员放下顾虑,配合治疗。当病员怀孕后她立刻欣喜的通知我们全科医务人员,在精心的产检后住院等待分娩。护士长和主管护士就病员是高龄产妇,胎儿为珍贵儿等情况做了详尽的护理评估和计划,通过和病员沟通交流让病员安心待产。待产过程漫长而艰辛,护士配合医生准确检测胎心,观察产程进展,向病员讲解分娩的过程和知识,取得病员的配合;把物品放在病员随手可取的地方,为病员家属提供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家属参与分娩,从而减轻病员的顾虑。当婴儿出生后,护士及时由衷的赞扬产妇,夸她是伟大勇敢的母亲。由于产妇的丈夫不懂照顾婴儿,家人离得太远,他很着急。主管护士教这位高龄爸爸如何抱宝宝,为婴儿穿衣服、换尿布、观察大便等;指导妈妈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挤奶,教会产妇合理增加营养,安排妈妈和宝宝同步休息,指导产妇做好自己的卫生;护士还指导产妇加强产后康复,乳房护理等。产后一周病员康复,病员及家属是在掌握产后知识和婴儿护理知识后,高高兴兴出院的,于是就有了这封感谢信。
在我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我们为病员提供全面的护理:从病员入院到出院,病员的治疗、护理、宣教都有专人(主管护士)负责,主管护士掌握病员的姓名、年龄、床号、性别、病情、治疗、护理、饮食、护理级别,检查阳性体征等。我们为病员提供必须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外,对有自理能力的病员没实行生活护理大包干,更多的是与病员沟通交流,了解他(她)的需要,为其讲解相应的知识,从而有目的的提供护理和帮助,解决病员的困难。通过详细的讲解,温馨的话语,贴心的照顾让病员感受到关爱,感受到我们的护理工作意义;通过我们指导病员做病情允许的自身护理,提高病员的自我形象感受;我们对生活部分自理的病员通过协助病员做好生活护理;我们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员提供全面的生活护理。以上的点点滴滴就提高了病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什么是优质护理服务,我认为病员满意,病员的赞扬,社会的满意是对优质护理服务最好的诠释。
文/妇产科 高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