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园地

您的位置: 首页 护理园地护理动态详细

一名ICU护士的病房日记

发布时间:2012-08-10 14:01 访问量:0

7月17日
  今天,我们ICU收治了一名从重庆第三军医大西南医院转来的病人。他姓陶,59岁,20多天前在工作中不慎滑进了开水池,导致全身90%以上皮肤烫伤,被送进重庆第三军医大西南医院治疗,但治疗了多日效果仍不理想,在三军医大医生的建议下转来我院,入住了我们ICU病房。
  入院后,陶大爷的生命体征还是很不稳定。由于烫伤面积大,进行心电监护的电极片无法固定,这给诊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所以只能通过氧饱和度探头监测来获得病人的脉率。我们的医生每小时用听诊器听诊心脏一次了解心率变化情况,有创血压也无法监测,只能采用股静脉双腔置管,这样可以快速输液,也可以用来监测中心静脉压。医护人员还要严密观察病员有无口渴、烦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异常,尿量少等血容量不足及感染性休克的前兆,记录病员每小时的出入量,及时了解生命体征变化,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采取积极抢救措施,做好任何一项指标波动而危及生命的应急预案准备。
  由于病员全身敷料包裹,做监测、检查时翻身难以着力,我们只能采用橡胶单上垫无菌治疗巾保护创面进行翻身,用橡胶单加无菌治疗巾托住病人侧向一边,把枕头塞入橡胶单的下面,这样才可以尽量减少由于翻身给病员带来的痛苦。这样一个大面积烫伤的病人,从医治到护理,应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和考验,对病人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也同样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我们会克服困难尽一切努力为大爷服务,用天使之爱滋润、呵护大爷每一寸被水烫伤的肌肤,我们也祈求大爷能坚强面对眼前的痛苦,度过难关,战胜病魔。

  7月24日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开始渐渐有了成效。看着陶大爷的病情一天天的好转,我们内心里无比欣慰。
  为了陶大爷更好的康复,我们开始锻炼陶大爷的咀嚼能力。今天就开始给他进少量软食,由于在救治过程中大爷的气管已被切开,进行进食操作确实很有危险性。我们的医生和护士不能有一丝大意和疏忽,大家守护在床旁,随时做好应急抢救的准备。当勺子喂进大爷嘴里的时候,他的眼眶湿润了,不顾自己呼吸有多费劲,他对在场的医护人员说出了——谢谢!尽管这个声音是从被切开的气管里发出的,声音是那么微弱,那么的浑沌不清,但在我们听来是那么多清晰温情,这声“谢谢”的声波就像魔幻的点化剂,顿时把整个冷色调的ICU病房染成了多彩而又动感,温暖在每个人的心底弥漫开来。
  对我们来说,这一声“谢谢”已经远远超过了语言本身的意义,它把生命的坚强和信念浓缩成有声的弘扬。从陶大爷嘴里迸出的这两个字胜过无数千言万语。这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因为我看到大爷由于烫伤的皮肤牵动着嘴角开合时还有些僵硬,因为我看到大爷还要经受很多痛苦和忍耐,他才可以恢复……我转过身去,怕大爷看出我的脆弱。这时,听到有人在对大爷说:大爷,不用谢,您能这么快、这么好的恢复,我们都为您高兴。您自己一定要放平心态,再坚强一些,这样才好的快、才可以痊愈。
  做了这么年的护理工作,面对如此场景我理应是坚强的,不易被环境、场景感染,更多是理性看待生命或者疾病的,但我看到他嘴角僵硬的开合和听到他说出“谢谢”的声音,心里却涌出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是啊,生命多么脆弱,生命多么可贵。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信念可能是生命最好的支撑……真心祝愿大爷早日康复!

                                                        (朱怡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名ICU护士的病房日记
门诊时间 预约挂号 交通路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