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护暖人心 护患一家亲 ——外三科优质护理活动剪影
外三科成立于2012年7月,是我院外科系列以主治关节与四肢创伤疾病的一个骨科专业科室。自去年9月成为我院第四批优质护理活动的示范病房以来,科内全体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改变以往功能制护理的观念,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护理服务,赢得了病人及家属和社会的普遍认可,患者满意度达98.5%,先后收到锦旗12面,表扬信4封,有4位护理人员先后被评为医院服务之星。
这支以八零后九零后为主的年轻的护理团队,正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天使的温暖续写着“最美护士”、“红粉兵团”的真情文章……
爱心温暖一串滚烫的男儿泪
2013年1月,四川电力学院21岁的大学生米勇(化名)因患强直性脊柱炎、左膝关节疼痛,入住外三科寻求治疗。1月13日做了左膝关节滑模切除术,手术完毕回病房时,主管护士发现他身边没有亲人陪伴,顿时担心起来。因为膝关节滑模切除术后病人必须卧床休息,不能下床活动,日常生活必须要有人照顾才行。在向护士长汇报后才了解到,原来米勇家远在凉山州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境贫穷,一家年收入不足900元,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没出过远门,甚至连当地的县城也没去过。在这样的情况下, 米勇立志要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和整个家庭贫穷的现实。他发奋读书,考上了大学, 通过助学贷款解决学费之后他终于成了一名四川电院的大学生。正当米勇为前程努力的途中,不幸降临——前年,米勇被查出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由于家庭困难,米勇一直没有进行正规治疗,病情越来越严重,关节疼痛已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今年他拿着从生活费里省出来的和在同学那里借的钱,入院治疗。护士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在科室里向全体护士做了米勇的情况说明,并建议成立了特别护理爱心小组,专门负责米勇的治疗护理与生活照顾。爱心小组为他洗脸洗脚,端屎倒尿,按摩患肢,鼓励他坚持康复锻炼,又一班一班的并爱心交接下去。科室全体护士主动掏腰包,用自己的钱,为米勇购买一日三餐,还为他增添了水果、牛奶等营养品。之后,护士长将米勇的情况向科主任作了详细汇报,爱心被传递,科室做出决定:为米勇减免了部分治疗费用。在外三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照顾下,1月17日,米勇康复出院。临走时,米勇看着外三科的医生和护士,眼里一串饱含感激的男儿泪,不禁飘然开来……
温情之手疏通护患亲情关系
2012年12月,来温江打工的罗大姐自己不小心摔伤,致左胫骨骨折,12月6日在外三科做了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由于她和爱人都来自外地,在温江没有其他亲人,罗大姐的爱人又为了多挣些钱给她治病,拼命挤时间做活路,根本不敢请假来陪伴和照顾她,所以每天为罗大姐送来三餐后,又匆匆离开病房,而罗大姐这样的病状,术前术后都不能脚着地走动,只能卧床休息。于是,她的主管护士便承担了她的生活照顾,翻身擦澡,料理大小便……虽然那段时间病房工作特别繁忙,但护士对罗大姐没有丝毫怠慢,依然给予她耐心与细致的照顾。术后第三天,由于罗大姐卧床多日,头发出现打结,很不舒服,她的主管护士小苟看到后,忙完当班的其他工作,便打来热水为罗大姐洗头梳理。因为长期卧床,罗大姐一头长发,这发结打的也真叫“踏实”,小苟和实习护士吴丽居然花了整整二个多小时才把她的头发清洗梳通好,而当时小苟还是个怀有6月身孕的大肚子……
小苟,实习生吴丽,以及外三科护士们的亲情举动,让罗大姐夫妻俩倍感温暖,心存感激,所以罗大姐出院时在表扬信上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在外三科住院期间我得到了护士们精心的照顾,为我梳理打结已久的头发长达2个多小时之久,无任何怨言,我激动不已,自己的亲人也难有这份耐心!这难能可贵的精神是值得表扬与学习的,虽然她们很平凡,但她们一点一滴的爱心却体现了外三科护士们的高素质,在此深表谢意!
供稿/凌昆 宋晓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