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管理健康科普详细

反复“肚子痛”——居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发布时间:2024-03-11 12:56 本文来源: 风湿免疫科 刘怡 访问量:0

最近,收到一位特殊病人的来信,如今的她也能说走就走了,

 

回想起1年前她刚来就诊的时候,因反复腹痛、腹泻、呕吐1年多,长期病魔的折磨,让花样年华的她骨瘦如柴、眼眶深陷、瘫卧在床。

四处求医无果,最终来到了风湿免疫科

 

医生表示,腹痛很常见,但不一定就只是消化系统疾病。

        一、什么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由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介导器官,组织损伤的自身免疫病。我国患病率为(30.13-70.41)/10万,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期女性。

最典型的症状包括蝶形红斑、盘状红斑、脱发、冻疮样皮疹、光过敏、皮肤淤青、发热、关节痛等皮肤系统、血液系统表现及其他全身症状。

据统计,50%的SLE患者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便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腔积液等,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急性腹痛,而腹痛最常见的原因是肠系膜血管炎。

        二、什么是狼疮性肠系膜血管炎?

狼疮性肠系膜血管炎(lupus mesenteric vascuitis,LMV)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少见、致命的并发症,但病情进展快速,可致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甚至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是SLE累及胃肠道最主要和最严重的表现,因此早期诊断尤其重要。

LMV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黄疸、呕血、便血、食欲减退等,相当一部分患者缺乏发热、关节炎和皮肤病变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典型表现,起病隐匿,极易被误诊,首诊误诊率可高达70%,一旦发病若未及时诊治,死亡率高达50%以上。

        三、腹部增强CT是诊断的好帮手

典型狼疮性肠系膜血管炎的腹部增强CT表现包括肠道异常、肠系膜异常、腹腔积液,具体如下:

1)肠壁异常:肠壁水肿、 增厚、肠腔扩大,呈“靶环征”或“双晕征”样改变;

2) 肠系膜血管增粗、增多,呈“梳齿状”或“栅栏 样”排列,其改变可能是LMV的早期征象,具有一定的诊断特异性。

 

                    肠管壁水肿增厚的靶环征(白色箭头);梳齿征 (蓝色箭头)

 

        腹部增强CT:肠管壁水肿增厚的靶环征(左图);可见梳齿征(右图)

因此,有腹痛或腹泻的SLE患者,应常规行腹部增强CT,及早寻找LMV诊断依据。

 

四、LMV的治疗

1、LMV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开始治疗,避免发生肠梗阻和肠穿孔。

2、在初发或者复发时,糖皮质激素结合免疫抑制剂为一线方案,必要时可行糖皮质激素冲击、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3、对于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难治或复发的患者,可加用生物制剂治疗,如:贝利尤单抗、泰它西普、TNF抑制剂等。

 

五、如何减少LMV的漏诊、误诊?

1、当SLE患者合并腹痛:需注意是否伴有低C3血症、D-二聚体升高、泌尿系统受累,应高度警惕LMV,尽早风湿免疫科就诊,完善全腹部增强CT和腹部CT血管造影检查,同时也有助于排查急性胰腺炎、胆道系统疾病和肠系膜血管栓塞等急腹症。

2、当有临床对不明原因腹痛的患者:需注意是否伴有血细胞减少、蛋白尿的育龄期妇女,如腹部CT检查符合上述LMV典型表现,应及时风湿免疫科就诊,行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C3/C4补体等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反复“肚子痛”——居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门诊时间 预约挂号 交通路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