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我院超声科成功开展超声造影新技术

发布时间:2016-05-05 00:00 访问量:0


    近日,我院超声科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尹立雪教授指导下,利用新引进的全身型高档超声仪器飞利浦EPIQ7,成功开展了首例肝脏超声造影。该技术为我院2015年重大新技术项目,此次成功开展及应用,为我院超声科市级重点学科建设增添了新的技术筹码,标志着我院超声技术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患者齐某,无明显诱因感腹胀,伴有呕血、黑便,于我院腹部彩超发现肝内实性结节,肝回声粗糙,腹腔积液。入院后腹部增强CT提示肝右叶肿瘤性病变,肝细胞癌可能。为进一步明确肝脏病变性质,建议其做超声造影,检查发现该病灶呈典型肝细胞癌表现,结合增强CT结果,肝癌明确。通常情况下,明确肝脏病变性质患者可以选择肝脏穿刺活检或肝脏超声造影,但肝脏穿刺活检为有创检查,且该病变距肝血管较近,穿刺后具有较大出血风险。如果为肿瘤病变,穿刺后肿瘤细胞还具有沿穿刺针道转移的可能。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各方利弊后,患者最终选择了超声造影检查。这不仅避免了患者肝脏穿刺具有的风险,也为其进一步治疗指明了方向,提高了患者后续治疗的质量保证。
       此前我院超声科已经开展了胃肠超声造影及宫腔超声造影技术,得到了患者及临床医生的一致好评。近年来,我院为了加速超声科的建设与发展,夯实其市级重点学科的建设步伐,多次选派业务骨干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使我院超声医学专业队伍拥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并熟练掌握其相关操作技术与流程。
       据悉,超声造影是一种通过注入显影剂来动态、清晰显示微细血管,特别是肿瘤血管的新技术。这项技术目前在省市级大医院应用广泛,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对病灶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高准确性,较常规超声的病变检出率及肿瘤性质的鉴别定性有显著提高。与增强CT、MRI相比,超声造影是血池内显影剂,不进入组织间隙,能更加特异性显示病灶微血管灌注全过程。更重要的是,超声造影具有简便、易重复、无放射性、无肾毒性、安全性高等优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院超声科成功开展超声造影新技术
门诊时间 预约挂号 交通路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