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老骥伏枥,退休老党员坚守“战疫”物资保障线

发布时间:2020-02-18 00:00 本文来源: 文/张文军 访问量:0

  “这个时候,我不会在家待命,一定会站在岗位上。虽然是退休返聘人员,但我依然是一名中共党员。” 医院开始全面开展防疫工作以来,他用连续工作27天不休息的表现,擦亮了胸前的党徽。
       他叫张金喜,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设备库房主管。或许是他的名字里面带有一个“喜”字,或许是他总带一脸朴实的微笑,医院的同事都称呼他为喜哥。
       2019年10月,满60岁,党龄近40年在医院工作了近30年的张金喜正式退休。此时,医院正处于新院区搬迁的关键时期,设备管理是新院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库房的工作也变的异常繁杂,科室人手严重不足,医院返聘,他选择留下,继续担任设备库房主管。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设备库房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一台电脑,一个手写触摸板,一副老花眼镜,这是他进入工作状态下的标配。早上7:30,从医院综合楼上3层楼梯,36级台阶,穿过不足100米的过道,张金喜来到办公室,“年纪大了点,眼睛看不清了,只能手写输字,有时真担心动作慢耽误了工作。”
       设备库有9个医用物资储存点,上千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物资的入库、出库、登记和核对,一天下来要开出上千张的出入库单据, “口罩现在有N95、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三大类,涉及捐赠及采购品种有34种,隔离衣20余种……”,说起自己经手的物资,张金喜更是如数家珍。
       繁忙又琐碎的工作,长时间的搬运货物和站立,使得多年的顽疾“椎间盘突出”经常发作,有时他会感觉到腰部疼痛难忍。张金喜都咬咬牙坚持着,等到下班回家,自己简单的休息理疗。“想想在医疗一线的医护人员,我肯定不是最辛苦的,他们除了随叫随到24小时在岗状态的辛苦,还要承受着面对病毒感染的高风险。”每天大量的医用物资发放,必须要及时核准无误,在医院防护物资较为紧缺的时候,更是如此。不定期不定时的上级调拨、自主采购、各种社会捐赠,都要第一时间收入到库,哪怕是忙到深夜,这些工作都在张金喜带领的同事努力下做到了。
     “喜哥,今天你的黑眼圈好重哦。又熬夜加班了?”早晨上班,单位的同事跟他打招呼。
     “是不是哦。眼圈黑的是不是有点四川名片的味道了?哈哈哈……”同事的关心,张金喜听得很明白,但他不喜欢把辛苦说出来,用一句轻松的玩笑来回应,这是他的性格。
       张金喜平时总是说,从部队到医院,一辈子从事的都是后勤管理工作,可以说是一路平凡着,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工作成就,但这种默默的奉献很踏实。这些话就如同他的履历一样朴实无华:1989年入伍,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从成都军区转业到温江区人民医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老骥伏枥,退休老党员坚守“战疫”物资保障线
门诊时间 预约挂号 交通路线
微信公众号